新民晚报讯5月22日,《中华白海豚》的4K大型生态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隆重首播。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珠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旨在深入探寻中国东南沿海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同时讲述粤港澳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中华白海豚,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约有6000头,其中约4000头栖息在中国,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其最大的栖息地。
《中华白海豚》纪录片不仅是中宣部2023年“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的一部分,也是首次以4K技术全面记录中华白海豚的生活环境、成长轨迹和繁衍历程。纪录片记录了与白海豚亲密生活在一起的广西钦州三娘湾、广东湛江雷州湾、广东阳江东平的渔民的日常生活;我国政府对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和担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和中外科学家团队几十年锲而不舍地艰辛付出和努力。
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集,每集50分钟,由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克雄研究员担任科学顾问,并亲自出镜介绍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该片将于5月23日在总台科教频道继续播出,6月5日和6月6日在总台社会与法频道重播,CGTN的英、西、法、阿、俄五个语种电视频道及多语种网页、客户端也将同步播出该片的多语种国际版,向全球推送。
资讯
快讯